卖家发来的视频里,是一只心爱的棕色泰迪犬,眼睛又大又圆,透着一股机伶劲儿,毛发疏松柔软,脸圆圆的看上去就像一个毛绒玩具。可等看到卖家发来的泰迪犬,山东的韩女士被“气笑了”——身段比视频里宣扬的大了一号,脸是长的、毛发弯曲,眼睛又小又无神,“看一眼就发现彻底是两只不同的狗”。
前段时刻,韩女士花800元从网上下单了一只泰迪犬,怕货不对板,她从挑选到最后运送,都要求卖家将每个环节拍视频记载,“没想到不论再怎样当心,仍是被坑了”。
现在,宠物买卖日渐频频,网购宠物也习以为常。但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来采访发现,宠物买卖存在各种乱象,胶葛多发,不只仅是货不对板,“星期猫”“星期狗”(买来一周左右就逝世的宠物)等现象也较为遍及,顾客深受其害。
货不对板
虚伪宣扬
“当你挑选交定金的那一刻,你或许现已上圈套了。”韩女士奉告记者。
她介绍说,自己是在××二手买卖途径看到有人出售宠物,配发了许多心爱的宠物视频和图片。交流后,商家提出加交际老友,宣称能发更多宠物的视频和图片供挑选。等选中宠物谈好价格后,商家要求先交纳定金,等发货时再把尾款补上。
“其时我也有所忧虑,怎么确保对方必定发货?发的便是你选中的那一只宠物呢?”韩女士说,经过交流,对方表明发货时能够全程录像或打视频电话,“这打消了我的顾忌,后来发现,这些视频应该是提早录好的”。
在此过程中,商家又暂时提出要韩女士付出275元宠物运费。韩女士对此有贰言,不愿意付出,商家称不付出运费宠物狗只能关在笼子里等死,且之前付出的费用也不退回。
韩女士无法只能付出运费,成果宠物运到了韩女士所在城市,不只需求她开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当地取,还需求再付出50元的提货费。
经过弯曲的买卖过程,韩女士拿到手的宠物犬和之前商家宣扬的彻底不一样,之前商家许诺宠物有合格证明、打了疫苗等证件都没有一同发来,“商家称或许是在路上丢了”。
“还有我从商家那买的450元狗粮和营养品套餐,收到货后发现是一个没听说过的牌子,网上没有专门的旗舰店,卖100多元一套。”韩女士说。
感觉上圈套,韩女士要求退货,对方直接把她拉黑了。她测验找当地商场监管部分和警方处理,未果。
实践中,也有顾客因购买到货不对板的宠物而提申述讼。
近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桩案子:王某在交际途径阅读到某宠物店,咨询后添加了经营者马某的微信号,马某发送了不少宠物猫的相片和视频给王某,经过挑选和谈价,王某终究选定了一只“纯黑色德文猫”。马某许诺猫性别为雄性,两边还就宠物猫的健康状况、疫苗证明、顺便发货视频、全国包邮等事项进行了承认。
但是马某并未依照约好发送发货视频,也没有供给检疫证明。且王某收到的宠物猫为雌性,体型、品相也与马某视频展现的截然不同。王某要求退货或采纳补救措施,马某均不答理。无法之下,王某以诈骗为由向法院提申述讼。
终究,法院审理确定某宠物店的行为归于诈骗,判定宠物店向王某交还货款8000余元、补偿托运费120元、养殖费4000元并付出补偿款24000余元;王某将其所购买的宠物猫交还给某宠物店。宣判后,两边均未提起上诉。
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深圳说,当下,网购宠物现已很遍及,顾客必须查看经营者的相关营业执照及检疫证明,必定要挑选有监管的正规途径,并将完好买卖过程在途径留痕,切忌被商家引导至非正规途径消费。假如经营者在出售宠物时给顾客供给虚伪的视频,对重要实践作出虚伪陈说,存在诈骗行为,能够要求吊销合同、退款以及补偿,或经过途径、12315等途径投诉寻求处理,也能够经过诉讼途径处理。
买到病宠
店家不论
不只是容貌,购买的宠物乃至有时连健康都无法确保。
2024年12月底,四川省成都市的李先生在某宠物店购买了一只柯基犬,没想到买回来第三天柯基犬就开端呈现吐逆、腹泻等病症,到宠物医院查看发现得了细微病毒。
“给宠物店发消息,对方称只管出售宠物48小时以内,超越48小时呈现问题概不担任。”李先生说,而细微病毒等许多宠物疾病的潜伏期为一星期乃至更久,这样的规则显着不合理。
为此,李先生特意去宠物店讨要说法,但对方坚持不是自己的问题,宠物狗是买回去后才感染的病毒。李先生让对方出示宠物疫苗接种证书,对方也不供给。
无独有偶,2024年12月初,江苏省无锡市的吴女士在宠物店花1600元买了一只宠物猫。店家表明,购买这只宠物猫需求调配购买2000元猫粮,但会赠送后期疫苗。考虑到原本也要买猫粮,吴女士就付出了3600元。
但是,宠物猫买回家没两天就开端不住地流鼻涕、咳嗽,宠物店表明是正常现象,吴女士带宠物去医院看病后配了药。没想到几天后宠物猫忽然不停地抽搐起来,终究不治而亡。
宠物店没有清晰猫逝世的具体原因,对吴女士提出要求查看该猫检疫合格证明和来历的要求,也予以回绝。洽谈半响,宠物店只愿意交还800元费用。
“我挑选报警,但警方表明这是经济胶葛,并且都有合同,只能由咱们自行洽谈处理,或许向法院申述。但一想到诉讼或许要花费许多时刻和精力,我只能退让,承受店家800元的退款。”吴女士说。
多位受访顾客表明,自己购买的宠物呈现问题时,不少宠物店都表明“只管宠物出售后48小时”,乃至将相似规则写在了合同里。而实践中,买回的宠物没两天就患病,一周左右病亡的状况不少,这种宠物被称为“星期猫”“星期狗”。
对此,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燕妮介绍说,民法典第577条清晰,当事人未履行合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符合约好时,应承当违约职责。因而,假如宠物呈现问题并能证明该问题源于买卖之前,卖家应对顾客的丢失担任。在司法案例中,有法院以为宠物的健康问题应由商家承当举证职责。
张深圳说,在宠物买卖合同中,卖家常常会规则一些不利于买家的条款,比方“宠物一旦宣布不支持任何理由的退货退款”“宠物到家超越24小时或许48小时概不退换”等。这类条款系人们常说的“霸王条款”,在法令上应当归于无效。因而,即便买卖合同里约好了前述条款,顾客买到“星期猫”“星期狗”依然能够向卖家主张权力。
强化监管
追寻溯源
近年来,购买宠物引发的胶葛频发,在王燕妮看来,这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
法令和监管存在必定的空白。尽管顾客权益维护法和动物防疫法都有相关规则,但面临宠物这样特别的产品,具体的履行和监督并不完善。许多商家在出售宠物时,并未严厉依照规则供给检疫证明,顾客也很难有途径去验证宠物的实在健康状况。这种状况下,危险危险增大。
信息不对称,特别是网购宠物,顾客只能经过相片和视频挑选宠物。而运送过程中的环境改变,也或许对宠物的健康构成影响。这种信息上的距离,让顾客在作挑选时,实践上处于弱势位置。
“还有商场的诚信问题。部分商家为了寻求赢利,不吝隐秘宠物的实在健康状况,乃至虚伪宣扬。比方‘星期宠’现象,便是商家在售前并未尽到合理查看和奉告职责,导致宠物刚到新家不久就患病乃至逝世。”王燕妮说,顾客本身在认知上也需求提高,关注点不能只是放在宠物的外观、种类上,而忽视它的健康保证和日子习性。
怎么让顾客买到心仪的、健康的宠物?
有业内人士主张,顾客购买宠物应到正规宠物经营场所购买,在购买时索要免疫证明,慎重挑选网购,防止呈现宣扬与实践不符而经济受损;顾客在购买或承受服务时应当与商家签订合同,清晰两边的职责职责,注明宠物的种类等相关信息,尤其是要清晰假如购买的宠物在一段时刻内健康呈现问题的处理方案;假如挑选网购宠物,留意不良宠物卖家使用交际途径、电商途径引流的状况,不要绕过途径私下买卖,避免上当受骗。
王燕妮主张,完善法令法规、加强商场监管、推进职业自律。
她剖析说,顾客权益维护法和动物防疫法尽管对宠物买卖有所触及,但在细节和操作层面仍有许多缺乏。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令法规,特别是在宠物健康保证、售后服务以及顾客权益维护等方面,添加清晰的条款。例如,要求商家供给具体的健康陈述和疫苗接种记载,并树立宠物来历的追溯机制。
加强商场监管方面,法律部分应当树立专门针对宠物买卖商场的查看机制,对商家的资质、宠物的健康状况以及买卖过程的合规性进行定时检查。关于不法商家,应当依法追责并归入信誉黑名单,经过商场筛选机制,构成震慑效应。
“还要推进职业自律,树立诚信系统。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宠物职业协会,拟定职业标准和操作攻略,对商家进行训练和办理。经过树立职业信誉评级系统,揭露商家诚信信息,为顾客挑选供给参阅。此外,协会还能够树立胶葛调解机制,协助顾客在产生问题时取得愈加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方案。”王燕妮说。